当前餐饮整体处于修复过程中,推动服务性消费带动行业加速复苏

193 2025-10-08 21:10

行业收入表现:受消费环境与基数等因素影响,呈现增长承压且内部分化的态势。从同比增速看,社交餐饮和限额以上餐饮整体增速波动,后期尤其是限额以上餐饮增速下滑明显,7 月甚至出现负增长。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全国餐饮行业景气指数为 104.1,较 5 月的 104.2 微降 0.1%。虽然餐饮行业景气指数有所下跌,但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各类毕业聚餐、谢师宴等宴请活动增多,同时夏季夜市经济愈发火热,消费者对于夜间餐饮消费的需求旺盛,烧烤、饮品等品类迎来消费高峰。

2025 年 1-6 月全国餐饮行业景气指数走势

来源:红餐智库,国金证券研究所

当前政府积极推出餐饮优惠政策提振消费,其中消费补贴是刺激餐饮消费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上海的 “乐品上海” 餐饮消费券在 2025 年投入市级财政资金 3.6 亿元,极大激发了市民的餐饮消费热情。

绍兴市明确规定在酒店举办宴席,桌数满 5 桌及以上,且消费金额满 10000 元,即可按发票金额分档获得补助,最高可达 5000 元。这一政策对消费者而言,实实在在减轻了宴请成本,自然提振了去酒店消费的意愿;对酒店经营方来说,客流量的显著增加也减轻了经营压力。

2025 年餐饮业政策汇总表

2025 年 1 月 9 日支持商业综合体、景区等嵌入文化主题餐饮业态(国务院办公厅)。

2025 年 1 月 14 日制修订住宿餐饮、数字 / 绿色消费等标准,以特色餐饮为切入点细化行业标准(商务部、市监局)。

2025 年 3 月 16 日提升餐饮品质,支持地方特色餐饮,结合便民生活圈配齐社区餐饮网点(中办、国办)。

2025 年 4 月出台 48 条任务覆盖餐饮行业,加强政策支持与促消费活动(商务部等 9 部门)。

2025 年 5 月 12 日修订《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增加行业促进条款、细化反食品浪费要求(商务部、发改委)。

2025 年 6 月 19 日设 5000 亿元服务消费再贷款,加大餐饮领域信贷投放,丰富小微企业信用产品(多部委)。

山东省 2025 年 1 月 21 日培育鲁菜 “四名”(名菜 / 厨 / 店 / 小吃),建美食街区与旅游线路,目标 2027 年食品产业超 1.5 万亿。

广东省 2025 年 2 月 6 日发布 “广东美食地图”,扩大潮州 / 顺德 “世界美食之都” 效应,发展夜间 / 儿童友好餐饮。

浙江省 2025 年 3 月 11 日布设社区早餐网点(5 分钟可达),加大餐饮消费券发放,建 1000 个 “食安共富幸福村”。

北京市 2025 年 3 月 19 日 / 6 月 9 日支持餐饮首店、“餐饮 + 文旅” 融合、门店改造;建特色餐饮街区,培育 “深夜食堂”。

上海市 2025 年 3 月 25 日 / 4 月支持餐饮首店拓店(给予奖励),奖励平台引流,优化门店装修补贴与融资支持。

四川省 2025 年 4 月 1 日 / 6 月 17 日发放 “蜀里安逸” 餐饮消费券,激励增长企业(最高奖 200 万);办好世界川菜大会。

绍兴市 2025 年 9 月起 1. 酒店宴席满 1 万分档补贴(最高 5000 元);2. 大学生来绍消费最高补 500 元(抵餐饮等)。

三亚市 2025 年 8 月 29 日 - 9 月 3 日美团 / 大众点评发券,满 100 减 20、满 200 减 40、满 300 减 60。

上海市 2025 年 9 月 1 日 - 9 月 30 日“乐品上海” 券:满 300 用 90、满 500 用 180、满1000 用 400。

成都市 2025 年 8-9 月1. 成都郫都区消费券餐饮满 500 减 100;2. 锦江区券:满 40 减 10 至满 300 减 75。

青岛市 2025 年 7 月 24 日起 崂山区券:满 100 减 40、满 300 减 100、满 500 减200,领完即止。

同店:上市公司同店销售额压力整体偏大,其中性价比餐饮(快餐、茶饮及低客单餐饮)表现相对较好,品牌间进一步分化。需求端承压,上半年整体行业仍呈现降价趋势,上市公司餐饮品牌同店压力增大。

1)茶饮高景气:除沪上阿姨(-1.9%)外,古茗(+20.6%)、蜜雪冰城(+11.5%)、瑞幸(+13.4%)、奈雪的茶(+2.3%)等茶饮品牌同店销售额均呈增长态势,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韧性强;

2)快餐整体表现稳健有韧性:25H1 肯德基同店同比持平,必胜客同比+1%;

3)低客单价餐饮:开启修复。小菜园同店销售额-7.0%,主要由于线下客流承压及客单下降。绿茶集团 25H1 同店销售-1.68%,下滑幅度环比收窄;

4)火锅客单价较高,同店承压更明显。海底捞(-9.9%)、呷哺呷哺(-15.6%)、怂火锅(-20.1%)、凑凑(-14.0%)同店销售额均下降显著,下滑原因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更加注重性价比等。

总体来看,基本大部分公司同店降幅属于收窄企稳,品牌表现分化,基本面到了触底阶段,进入修复阶段。

下一篇:8部门: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
上一篇:A股:下一轮“大牛市”将来临,买入券商股持有到牛市结束行得通吗?多看几遍悟透吃下全部利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