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辅警三千薪,顶楼小家辣子鸡:真实生活的温度
100
2025-08-06
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说开店对自己最大的改变,是收入的主动权。
开店前,每个月拿着几千块工资,扣掉房租水电,月底基本没啥剩余。
开店后,赚多赚少自己掌握,忙的时候多于点,淡的时候想办法推活动、找新客户,钱是自己调出来的,不再等发工资那一天。
这让我想起我之前写的内容下,有人评论:他们家族除了在政府单位的,基本没人打工。
哪怕只是做个早餐摊,一年下来也能存十几万。
而打工的人,除开吃喝,基本没有的剩,这话在我看来就是说出了真相。
打工是价格的接受者,工资表写多少,你就多少;
做生意是价格的设计者,你能决定卖什么、怎么卖、卖给谁,哪怕是多加一个小配件、换一种打包,毛利就不一样。
去做生意,才能帮一个人跨越阶级,
*其中有一个关键就在复利。
打工每个月像按重置键,经验值积在简历里;
做生意的经验会沉到资产里:客户名单、供应关系、选品模型、门店口碑,都会越滚越厚。
就算是人不在现场,订单照样能走,这是层级差。
*还有学习速度。
上班的难题大多有人兜底,犯错的代价轻;
做生意天天逼着你动脑了——广告没反应,立刻换素材;物流延迟,马上调整承诺;现金吃紧,临时清库存。
*这种环境让人变聪明,因为每步都和自己的钱包连着。
很多人怕的负债,其实是那些要投入很多成本的大生意带来的风险,而小买卖不一样,目清月结,亏得起,退得快
可能一开始摔个跤,你也会学会看毛利、算周转、盯现金流,
你的大脑一旦被这套逻辑点亮,就很难再回去等工资。
*所以跨越是怎么发生的?
可以先用一个小项目把现金流跑起来:比如社区里做现成套餐、二手电器翻新、夜市主食加配料,客单不高但复购快。
等手里有钱以后,扩大一点点:多一个摊位、加一个合作点、雇一个小时工,把自己的时间从一份订单里解放出来。
当你开始从一个人干活变成让系统赚钱,速度就上来了。
判断也要落地,别盯着风口,先挑能见到钱的高频需求;
要算三笔账:日毛利能不能过线、周复购能不能稳住、库存能不能两周内转完;
每周复盘一次,把好卖的加量,难卖的砍掉,不要恋战!
上班能让人稳定,做生意能让人改变。
它改变的是你对时间和钱的关系,是你对世界的反应速度。
当收入由自己控制、资产开始积累、选择权回到手里,这就是所谓的阶级跨越。
人一旦开窍搞钱就像喝水一样
越是穷的时候越要尝试野路子
1、有人在大学回收学姐学妹的床单被子,低价收,挂在海鲜市场卖几百,奇怪的是还有很多人要。
2、小红书上有个博主,每天分享各种轻创搞钱故事,引流到私域卖网创资料(知识星球)。每天都能卖出十几份,一份69。
3、有人口罩期间和 ZF部门合作卖骨灰盒,找代加工拿货直接卖到火葬场,成本几百,一个卖大几千,而且还不能还价。
4、有人把人性开悟电子书里比较经典的内容做上颜色标记,加上吸引眼球的标题,挂上链接。3000粉丝三个月卖了2800多单,单价36.9
5、有人在半夜12点以后用美女开语音直播,背景是各种擦边资料的截图,想要资源的点击她发的链接下载某极速版 APP扫码就可以看..其实什么也没有,就是一个APP拉新任务,一晚上随便几百上干。
6、有人专门在某电商平台找三无产品或虚假宣传产品,下单买回来后,找平台客服申请赔付,金额不到五百的按五百赔付,或假一赔三、假一赔四。
7、有人在蝴蝶号真人出镜持续发布结合当下房贷政策,配合不贷款、不找媳妇等文案的视频。一条视频播放量六千多万,点赞四十万,单条视频收益3.8W。
8、有人在某音发特产互换视频,橱窗带货某手撕牛肉干已售1.1w,橱窗总售出5w+,按照10%的佣金,目前已经50w到手。
9、有人在网上卖云南6天5晚免费旅游卡,包含吃住、景区门票、导游大巴,责任险等,自己只需要出来回机票就行。旅游卡成本1块,自己定价498或698卖给个人或者三五十一张批发给实体商家做活动引流。
10、有个粉丝做短剧推广,把D平台的视频搬运到小红书,每天搬运3条,旺季的时候一条视频收入2000+这些野路子看似离谱,但却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带来了收入。其实,所谓的野路子,本质上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大胆尝试。在穷的时候,我们没有太多可失去的,更应该放下身段,去挖掘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商机。
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他们都抓住了生活中一些易被忽视的点。回收床单被子,利用了大学新生的需求;分享轻创故事卖网创资料,满足了人们想要搞钱的心理;卖骨灰盒,结合了特殊时期的市场空缺。
当然,搞钱的野路子并不是让我们去违法违规,而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而且,这些野路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在不断变化,我们也要不断去寻找新的机会。
当我们开始开窍搞钱,会发现身边其实处处都是商机。也许下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点子,就能成为我们人生的转折点。不要害怕失败,大胆去尝试野路子,说不定搞钱真的会像喝水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