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差距:A股投资长期年化收益的“隐形鸿沟”

54 2025-09-11 17:31

最近市场有些“鸡犬升天”的意思,很多人可能又开始头脑发热了。这时候,我觉得有必要来泼泼冷水,聊点实在的。

最近看到一位球友对我的发帖很有意思的评论,原文照录,一个字没改:

“老师绝对是股神级别的。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无限子弹,从不满仓。每次下跌的过程中老师总是轻仓的,无论回调多久多便宜,老师从不上头从不满仓,永远有钱去补仓。当上涨到高点时候,老师的仓位总是重仓的,并且老师卖出的节奏也特别好,永远不会直接卖出,只要上涨就有票卖,永远卖不完。这个炒股境界堪称股仙水平。老师是我学习的偶像和榜样,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在世股神。。”

哈哈,首先感谢这位朋友送来的“仙评”,把我抬到了一个本不该有的高度。如果真有这种“无限子弹”外加“上帝视角”的超能力,那确实不是股神,是股仙下凡来普渡众生了。可惜我只是个遵守纪律的普通人,银行卡也没收到“无限资金”的通知,只能在市场的涨跌中尽力把自己的策略执行到位。咱们还是多聊点普通人也能学、也能用的接地气策略吧!

很多朋友好奇我为什么总能在下跌时有钱补、上涨时有股卖,其实这背后没什么魔法,就是我的“锁仓+短仓”交易体系在起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一部分仓位是“压舱石”,用来长期持有、锁定核心价值;另一部分是“游击队”,负责灵活出击,做波段操作。这样一来,大本营稳固,游-击队又能随时抓住战机,自然显得游刃有余。同时我一直践行“永远也不要满融满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看我的系列专栏文章。

这套体系有我的实盘记录做支撑,并非纸上谈兵。我也理解,对于一些自己做不到或者懒得去研究的朋友来说,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忽悠”或“骗局”,是最省心省力的办法。然而,投资上的认知差距恰恰就在这里:有的人看到一座高山,选择绕道而行顺便说这山是假的;而有的人则会想办法弄清楚,攀登这座山的路径是什么。真正的优势,源于体系与执行力,而不是他人的揣测与评论。

我也注意到网上一些针对HIS1963的评论,这同样反映出一种“少见多怪,以己度人”的心态。这就好比一个只见过池塘的人,信誓旦旦地告诉所有人,大海是不存在的。这并非出于恶意,仅仅是暴露了他们自身的认知局限。如果HIS1963也是东方财富股吧的那一位,那么我就知道他很久了,他的一些理念是非常靠谱的。

说到底,在风云变幻的A股市场,决定投资者最终贫富的,往往不是钱多钱少,也不是消息快慢,而是脑子里的认知深浅。这道认知上的“隐形鸿沟”,决定了人们在同一个市场里,玩着完全不同的游戏。

首先,你把市场当赌场,还是当成生意场? 这是认知分化的起点。低认知玩家,总觉得股市就是个巨大的轮盘赌,天天追涨杀跌,到处打听“内幕消息”,把股票代码当彩票买。公司是干啥的?不重要!而高认知玩家明白,买股票就是投资一家公司,做这家公司的“小股东”,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他们关心的是这家公司能不能打,护城河深不深,而不是明天股价是涨是跌。

其次,你是“闻跌丧胆”,还是“见跌眼开”? A股的高波动是出了名的。对认知不足的投资者来说,市场一跌,就好像天塌下来一样,慌不择路地割肉离场,仿佛晚卖一秒都是损失;市场一涨,又被贪婪冲昏头脑,生怕错过一个亿,结果总是“高位站岗,低位割肉”。而认知清晰的投资者,把市场大跌看作是“打折季”,是优质资产的“双十一”,是低价捡拾黄金筹码的绝佳机会。他们心里有谱,所以行动不慌。

最后,你是想要“一夜暴富”,还是想“慢慢变富”? 许多投资者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恨不得今天买进,明天就翻倍,频繁交易,追逐每一个热点。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手续费交了一大堆,还极易在追高杀跌中迷失方向。而认知深刻的投资者,深知“复利”这台印钞机的威力,他们把时间当作最好的朋友,愿意耐心陪伴一家优秀的公司成长,最终让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总而言之,A股市场的盈利,归根结底是一个“认知变现”的过程。想跨越那道财富的“隐形鸿沟”,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升级你大脑里的“操作系统”:建立独立、理性的投资框架,摆脱情绪的束缚,真正做到用智慧和远见来赚钱,而非依赖运气。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谢谢你的阅读!欢迎参加相关的讨论,请理性发言。

著作权声明:本文为睿而不酷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A股市场#

下一篇:做生意才能够实现阶级跨越
上一篇:张家港大件物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