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巴基斯坦签关键防御协议!互保条款引核担忧,美国中东影响力或生变

72 2025-10-07 09:06

9月17日,利雅得和伊斯兰堡同时传出消息,说两国签了一份“共同防御”类文件;随后多家区域媒体跟进,称条款写到“一方遭侵略,等同攻击双方,可动用一切军事手段”。到现在,双方还没公开全文,沙特和巴基斯坦官方表述都比较克制,但“互保”的信号已经放出来了。

如果条款属实,这等于把沙特的安全按钮,接了一根来自巴基斯坦的线。因为这个,外界第一反应就是核问题:巴基斯坦是有核国家,“一切手段”四个字难免让人往这上面想。接着说一点常识,沙特是《不扩散条约》成员,真把“核伞”白纸黑字写进去,后果很重,所以更可能是故意留白,靠模糊来吓阻。

把镜头拉远这不是拍脑袋临时起意,而是过去两年一连串失望后的动作。加沙战火久拖,美国口头上劝和,手里却持续给以色列送军援;红海航道时有袭扰,美国拉起护航队,但商船风险和成本还是高。结果就是,海湾国家心里没底,开始多备几手。

说到美国的“保护”,卡塔尔是个参照。阿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就设在多哈郊外,这是美军在中东最大前沿基地之一;另外,卡塔尔在停火和换俘谈判上一直出力。关于“以色列打到多哈”的说法曾在社媒上流传,当地政府和美方都没有证实。再说一句,连这样亲近美国的伙伴都感觉吃力,其他国家会怎么想,不难理解。

沙特自己的路子也在变。去年在北京和伊朗复交,这是实事;与以色列的接触因为加沙停住了;同样,与美国谈长期安全安排谈了很久,卡在国会和条件上,反复拉扯。利雅得的思路很清楚:继续打交道,但不把命只绑在一根绳上。

那为什么盯上巴基斯坦?先看军队关系的老底子。上世纪就有巴基斯坦军官在沙特担任教官;2016年起,反恐联军司令部设在利雅得,由巴方退役上将出任;沙特多次在资金和油料上帮过巴基斯坦。这些积累,让双方沟通不用从零起步。

再看硬实力。巴基斯坦是核国家,不加入《不扩散条约》,公开上也没有“永不先用”的承诺;常规部队和情报系统,和海湾国家磨合多年。外界最担心的,就是这次是否把核威慑变成了“对外出租”。照目前公开信息还谈不上,更多像是一种兜底式的模糊。

沙特也不是光等别人来救。它一边引进F-15、爱国者等美欧装备,一边做本土军工,成立SAMI拉合作;还有,和土耳其签了“阿金哲”无人机,铺自己的空中力量。防空反导、远程打击、情报融合这些短板,靠自建很慢,所以还得找外部力量补位。

美国这边的难处大家也看见了。利雅得想要的,是长久、清晰、写进文件的安全承诺,最好还带民用核能合作;华盛顿提出了很多条件,既有对外关系上的,也有国内政治上的,国会说了算的还不少。等来等去,时间拖长了,沙特自然要找第二、第三选择。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更像一次“双向划算”。它经济需要外资,工业需要订单,能源需要长期供应;沙特能给钱、给油、给市场,还能拉着做项目。作为回报,巴方把训练、顾问、联合演训、情报互通往前推一步,顺带提升自己的国际分量。

再说中国的因素。去年3月,中国撮合沙特和伊朗复交,这是公开记录;近几年,中沙在能源、投资、基建上越走越深,中巴经济走廊也在推进。中国不设军事基地,不插手内政,这种做法在中东容易赢信任。沙特和巴基斯坦彼此靠近的都愿意和北京多走一步。

如果把视线放到更大的区域合作上,海合会内部这几年在防空预警、海上巡逻、联合演训上都在加码。接着如果“互保”这种模式能被更多国家接受,哪怕先从情报共享、指挥链对接做起,美国在这里说话的分量就会被分走一块。不是翻脸,但肯定不再一锤定音。

风险也不小。条款到底写了啥,现在没人能拍胸脯;一旦被认定含有“核保护”意味,美欧可能施压,印度会提高戒备,伊朗也会盯着反制。因为这个,沙特和巴基斯坦大概率保持含糊,同时把可落地的合作先做实,比如基训、联训、联巡和军贸。

还有一点别忽视:巴基斯坦本土安全和政治时有波动,军队和文官团队之间的磨合也影响外部承诺的执行力。沙特内部的改革需要外部稳定做支撑,不会愿意把赌注全压在一条线上。所以这份“互保”,既是安全绳,也是谈判中的一个新筹码。

至于美国,它不会就此退出。武器、金融、科技、情报,这些牌还在手里;选举年和国内分裂,让它在中东的动作更趋保守。海湾国家的心态变了:愿意谈,也必须留后手。这不是翻桌,是换打法。

夜里,利雅得郊外的训练场灯光打在尘土上,一名巴基斯坦教官举着扩音器喊口令,沙特士兵一排排换阵列,旁边的无人机地面站屏幕不断刷新航迹。等警报真响的那一天,这份新签下的承诺,会不会被按下启动键?

下一篇:七年不结果的枣树,喝醉弟弟砍了几刀后竟然丰收
上一篇:美联储决策层巨变!特朗普动库克、换理事,鲍威尔有麻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