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兵团奉命入川,许多人不想去,贺龙:你们就不能吃几年大米吗

144 2025-07-11 17:09

贺龙对革命事业那是真心实意的忠诚和付出,他心里头党的利益永远排第一,自个儿的利益靠边站。无论何时何地,他对党都是百分之百的死心塌地,毫无保留地奉献。

比如说,在让第十八兵团进入四川这件事上,有人就很是不解。贺龙对此回应道:“假如我不带第十八兵团,非得带上自己一手带大的队伍,那我贺龙,还像个啥共产党员啊。”

1949年10月1号那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并举办了盛大的典礼。

那天,贺龙走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站在城楼上,他看着尊敬的毛主席,耳边回响着毛主席那庄严的宣告:“各位同胞,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贺龙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形容!

接着,贺龙把眼神挪到了毛主席的大手上。眼见着毛主席亲自按下按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就在天安门广场上一点点升了起来,贺龙心里头五味杂陈。瞅着那面国旗慢慢往上升,他郑重其事地抬起右手,朝着国旗敬了个礼。

开国大典刚搞完没多久,中央就拍板了,让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三个人来挑大梁,他们分别成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的一把手、二把手和三把手。

另外,贺龙又被选为了西南军区的头儿。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是党中央派他去搞定大西南的解放任务。

因为拿下大西南的任务特别关键,毛主席专门叫上大家开了中央军委的会议,商量并敲定了进军西南的一系列重要事情。

开会那会儿,毛主席瞅着贺龙问道:“你打算带哪个队伍进四川啊?”

听到毛主席问自己怎么看,贺龙琢磨了一会儿,回答道:“我觉得我还是率领十八兵团进四川比较好!”

其实,十八兵团并非贺龙以前带过的老队伍,它是在1949年初时候,由原来的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改的名字。在这个部队里,大部分的战士和指挥员都是来自北方的。

1948年5月份,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这两个军区合并了,成了新的部队,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

那时候,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是由晋冀鲁豫军区的前线指挥机构以及它的第8、第13、第14纵队组合起来的。后来,太岳军区的部队也被加进来,编成了第15纵队。华北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他同时挑起了第一兵团司令员和政委的重担。

第一兵团成立后,就在徐向前的带领下,参与了晋中、太原等大战,战果特别显著。

太原战斗打完后,第十八兵团就归到了第一野战军手下,跟着彭德怀去打大西北。那时候,第十八兵团的头儿是周士第,他既是司令员也是政委。王新亭是副司令员里的头一个,还是副政委,陈漫远则是第二副司令员,还兼着参谋长。

在攻打大西北那会儿,周士第带着十八兵团参与了兰州那场大战。接着,十八兵团又接到命令,去秦岭那边拖住国民党的胡宗南部队,好让第二野战军的主力从湘西顺利进入四川。

那时候,贺龙虽然在大西北的西安军管会当主任,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

1949年5月份,贺龙瞧见了毛主席发给各野战军,关于向全国挺进的电报里头的清楚命令:

一野在年底前有望攻下兰州、宁夏和青海,计划在那时或次年年初把军队分成两拨。一拨由彭德怀带着,留在西北,打算明年春天开始着手管理新疆的事务。另一拨则由贺龙带领,去负责川北地区,目的是和二野联手搞定贵州、四川和西康这三个省份。

贺龙对毛主席的这条指示特别上心,他觉得中央很快就会有行动。因此,贺龙打算提前动手准备起来。

没过多久,贺龙就跟彭德怀他们几个合计了一下,打算从西北那边选些地方上和军队里的干部,然后把他们全弄到山西临汾去,准备着随时听中央的命令行动。

另外,贺龙特意从晋绥军区和晋绥分局挑选了些干部,让他们换上便装悄悄进入西南,去实地摸底那里的军事、政治还有经济状况。

没错,就在紧接着的7月份,毛主席在一份关于让解放军往华南推进的电报中明确提到:

刘邓大军总共有50万人,除了陈赓现在带着的4个军,他们的主要部队计划在9月从湘西、鄂西还有黔北这些地方进入四川。大概11月能到,到了12月就能占领重庆那边了。另外,贺龙会带着大约10万人进成都。刘伯承、邓小平、贺龙这些同志会一起组建西南局,负责管理四川、云南、贵州还有西康这四个省。

接到电报后,贺龙在忙着接管西安的同时,特地挤了点时间出来,为进军四川做准备。

9月份,贺龙接到任务去了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

去北京的路上,贺龙专程拐到临汾,探望了在那儿集训的干部们。他跟他们聊了聊,叮嘱大家得为进四川做好万全准备,时刻准备听党中央的调遣。

10月份,当毛主席问贺龙打算带哪支队伍进四川时,他心里其实琢磨着,要是能带上他以前带过的老队伍就好了。毕竟,带这些老部下,指挥起来顺畅多了,也更顺手。

不过,想了想之后,贺龙还是觉得带着第十八兵团进四川挺合理的,也符合党的需要。毕竟,贺龙原来在第一野战军带过的那些老部队,现在正跟着彭德怀司令员忙着解放大西北呢。要是突然跟着自己往南走,那大西北的解放工作肯定得受影响。

看到贺龙这样识大体,始终把党的利益看得比个人还重,毛主席心里头乐开了花,他笑着点头采纳了贺龙的提议:“不错嘛!那就由你率领十八兵团出征!”

尽管贺龙乐意带着第十八兵团的将士们进川,但兵团里有些人却不太乐意。他们心里头对离开熟悉的家乡挺舍不得的。贺龙也明白他们的感受。所以,他并没打算硬性规定大家必须跟他一起进川。

毛主席下了进四川的命令后,第十八兵团里有些战士因为舍不得老家,心里头挺不是滋味,有的人甚至有点抗拒。

这些人对入川不太感冒,各有各的顾虑。比如说吧,有的人担心到了四川、西藏那边水土不服;有的人怕那边面食少,大米吃不惯;还有的人怕跟少数民族合不来”……

碰到这些事儿,贺龙没觉得有啥好奇怪的,他也没下命令硬让大家听话,而是打算跟大家好好聊聊,来个实话实说。

聊天时,贺龙一开始就着重讲了这次进四川的任务有多重要,同时也挺难办的。然后,他又很真诚地说:

确实,跟华北那些地方比起来,西南的好多区域都挺落后的,生活也挺不容易。大家别被这点苦难吓倒。有的同志一听到西南那边老是下雨,路也不好走,还得天天吃大米,就琢磨着不走了,想留在老家……我们不是总说要把全人类都解放出来嘛?现在西南还有好几千万的兄弟姐妹在遭罪,蒋介石还有好几十万的军队在那里虎视眈眈,打算把西南变成他们反攻的大本营。你们留在老家,真的能过得安稳吗?

随后,贺龙继续说道:“我其实也不是北方人,我老家在湖南桑植,是吃大米长大的。那时候,为了革命,为了打日本鬼子,好多南方的兄弟姐妹都加入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走到晋绥,吃了足足8年的小米加黑豆。我就想问问,在座的各位,难道就不能为了革命,到西南去吃几年大米吗?”

最后,贺龙诚恳地跟大家说道:“咱们解放西南,那可是大陆上的最后一场大战了。我真心希望,每位同志都能抓住这次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可别错过了。”

听完贺龙的讲话,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特别受触动。于是,一个个都打定了主意,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咬牙挺过去,带着满满的干劲,投身到大西南的解放斗争里头。

11月份,贺龙领着第十八兵团,从陕南一路打到四川,参与了成都那场大战。他们为大西南的解放,可是立了大功劳,这功劳永远都忘不了。

下一篇: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还关注彭德怀吗?派一人:每月去看望彭德怀2次
上一篇:中国采购3万吨豆粕,特朗普知道后坐不住了,欧盟比美国还着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