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酒驾、打架、被黑道追杀, 为什么他至今仍没被封杀
88
2025-07-08
炒股别纠结“卖飞”了!记住:买点对了,赚钱时啥时候卖都是对的炒股的人里,十有九个都为“卖”发愁:明明买对了股,赚了钱,却总纠结“是不是卖早了”“万一后面还涨呢”,结果要么因为犹豫坐了过山车(从赚10%到亏5%),要么卖了之后涨了点就拍大腿骂自己“傻”。其实老股民都懂一个理:只要买点的逻辑是对的,并且确实赚了钱,那不管你是涨5%卖、10%卖,还是涨到半山腰就跑,都是对的。卖飞不可怕,怕的是因为纠结卖不卖,最后把“赚钱的交易”做成了“亏钱的操作”。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为啥“买点对、赚钱了,啥时候卖都对”,背后藏着11条让你少纠结、多赚钱的底层逻辑,全是实战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真心话。第一条:炒股的本质是“落袋为安”,浮盈不算赚,到手里的才是钱有个朋友去年买了只新能源股,买的时候逻辑很清晰:政策扶持+业绩增长,当时计划赚15%就卖。结果涨到10%的时候,他觉得“势头这么猛,再等等”,没成想后来大盘回调,这股跌回成本价,最后白忙活一场。他后悔:“早知道10%就卖了,至少落袋5000块。”这就是没搞懂“浮盈和实盈的区别”。股价涨了,账户里的数字变多了,那叫“浮盈”,就像水里的月亮,看着有,一伸手可能就没了;只有你卖出了,钱转到银行卡里,那才叫“实盈”,是真真正正属于你的。买点对了,说明你判断对了方向,赚了钱说明逻辑兑现了一部分。这时候不管赚多少,先落袋一部分,都是“把逻辑变现”。就像种庄稼,你种的麦子熟了,割一捆回家磨面,总比等着“麦子全熟了再割,结果遇上暴雨烂在地里”强——能吃到嘴里的,才是好粮食。第二条:“卖飞”不可怕,怕的是“因为怕卖飞而被套”总有人纠结“卖了之后涨了怎么办”,觉得“卖飞就是错”。但你反过来想:如果因为怕卖飞,一直拿着,结果股价跌了,从赚10%变成亏10%,这不比“卖飞”更惨?去年有只AI概念股,我身边两个人买了:一个买的逻辑是“行业风口+主力加仓”,涨到20%时卖了,虽然后面又涨了10%,但他落袋了2万;另一个也买对了,赚20%时觉得“还能涨”,没卖,结果半个月后行业出了监管利空,股价跌了30%,不仅没赚,还亏了1万。“卖飞”顶多是“少赚点”,但“因为怕卖飞而不卖”,可能会“把赚的全吐回去,甚至倒贴”。买点对了,赚钱了,说明你已经赢了一半;就算卖飞,也是“赢了之后多赢少的问题”,总比“赢了之后变成输”强。第三条:没有“绝对的最高点”,只有“你能把握的点”很多人总想“卖在最高点”,觉得“没卖到最高就是错”。但股市里哪有“绝对的最高点”?那是神仙才能做到的事。你看茅台,有人1000块卖了,觉得“够高了”,后来涨到2000块;有人2000块卖了,现在又涨到2500块——难道1000块、2000块卖的人都错了?其实“最高点”是事后才知道的。你买的时候,逻辑是“这股值15块”,现在涨到15块,你卖了,这就叫“逻辑兑现”;如果涨到17块,你觉得“超出预期了,见好就收”,卖了也对。没人规定“必须卖到最顶端”,就像摘苹果,你摘到够大、够甜的就行,没必要非得等“最大的那个”,万一等的时候被鸟啄了呢?买点对了,你赚的是“逻辑内的钱”;超过逻辑预期的部分,本就是“额外的惊喜”,能拿到最好,拿不到也别遗憾——毕竟你已经赚了该赚的钱。第四条: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了“该何时卖”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有人赚5%就睡不着觉,有人能扛住20%的回调——这两种人,卖出的时间点肯定不一样,但都没错。我爸是个保守派,买股的逻辑是“稳当、不亏”,只要赚3%-5%,不管后面有没有空间,他都卖,理由是“知足了,万一跌了心疼”。虽然他经常“卖飞”,但十几年下来,账户一直是赚的;我有个年轻同事,能承受高风险,买股逻辑是“抓趋势”,不到目标价(比如30%)不撒手,虽然偶尔会坐过山车,但整体也赚了。这两种方式没有对错,因为他们都“在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兑现了盈利”。买点对了,赚钱了,你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决定卖不卖,就是最适合你的决策——别用别人的标准逼自己,不然只会更纠结。第五条:“分批卖”本身就是“多个正确的卖点”觉得“一次卖完怕错”?那就分批卖啊!比如你买了1000股,赚10%时卖300股,赚15%时卖300股,剩下的400股设个止损(比如跌破10%就卖)。这样一来,不管后面涨还是跌,你都有一部分利润落袋了,怎么算都不亏。去年我买了只医药股,逻辑是“业绩反转+政策利好”,计划目标价20块(当时15块)。涨到18块时,我先卖了一半,想着“落袋一部分,剩下的搏一搏”;后来涨到22块,我又卖了30%,剩下的20%设了20块止损。最后这20%在21块卖了,虽然没卖到22块的最高点,但三批加起来,比“死拿着等22块”赚得更稳——至少中间不会因为“怕跌”而焦虑。分批卖的本质,是“把一个模糊的卖点,变成多个清晰的、能赚钱的卖点”。只要买点对,每一次分批卖出,都是“正确的决策”,因为每一次都让你赚了钱。第六条:当“买点的逻辑变了”,哪怕还在涨,卖也是对的你买一只股,可能是因为“它业绩好”,但如果中途爆出“业绩造假”;或者你因为“行业有政策利好”买的,结果政策突然收紧——这时候,就算股价还在涨,你卖了也是对的,因为支撑你买入的逻辑已经没了。比如2024年有只教育股,一开始因为“职业教育政策放宽”被炒起来,有人买的逻辑就是“政策利好”。后来政策没变,但公司突然公告“核心业务亏损”,这时候买点的逻辑(“政策利好能带动业绩”)就站不住脚了,哪怕股价还在涨,及时卖也是对的——后面这股果然跌了40%。买点的逻辑是“根”,股价是“叶”。根坏了,叶再绿也长不长久。只要你是因为“逻辑变了”而卖出,哪怕赚得少,甚至回吐一点利润,都是正确的止损,比“抱着坏根等奇迹”强。第七条:别用“后视镜”骂自己,当时的决策永远有道理很多人卖了之后,看到股价又涨了,就拍大腿:“我当时怎么不多拿几天!”但你忘了,卖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后面会涨——你只知道“已经赚了,风险在变大”。就像你开车到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你停了下来,这是正确的;但你刚停下,红灯突然变绿灯,后面的车都过去了,你能说“刚才停车是错的”吗?不能,因为当时你看到的就是红灯,按规则停车没问题。炒股也是一样,你卖的时候,根据当时的信息(比如涨到目标价了、成交量放大有风险了、逻辑开始松动了)做出决策,这就是对的。不能用“后来的信息”否定“当时的判断”——那不是反思,是跟自己较劲。第八条:“赚钱不卖”的风险,比“卖飞”大10倍有个数据挺扎心:很多股民的交易里,“赚钱的单子拿不久,亏钱的单子拿很久”,结果整体亏。为啥?因为“赚钱时怕卖飞,总想着再涨点;亏钱时怕割肉,总想着会反弹”。但你想想:一只股你赚了10%,不卖,最多可能再赚20%(最好情况),但也可能跌回去,变成亏10%(最坏情况);如果卖了,最坏情况是“少赚20%”,但最好情况是“落袋10%,不担风险”。哪种更划算?“赚钱不卖”就像抱着一堆现金走钢丝,看着风光,一旦掉下来就啥都没了;“赚钱就卖”是把现金存进银行,虽然利息少点,但稳稳当当。买点对了,你已经站在“赢”的位置上,这时候“落袋为安”永远比“赌更大的”靠谱。第九条:你的“认知范围”,决定了“能赚多少钱”你买一只股,可能只看懂了“它能涨到18块”,所以到18块卖了,这很正常;至于它后来涨到25块,那是“超出你认知的钱”,赚不到也别怪自己——毕竟你当初买的时候,根本没看懂“它能涨到25块”的逻辑。比如有人买白酒股,只懂“过年会涨价”,所以春节前卖了,赚了10%;但白酒股后面因为“机构加仓”又涨了20%,这部分利润他没赚到,很正常,因为他不懂“机构加仓”的逻辑。每个人都只能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超出的部分,是市场给的惊喜,不是你应得的。买点对了,赚到认知内的钱,就已经很成功了——别总想着“赚认知外的钱”,那容易变成“凭运气赚的,凭实力亏回去”。第十条:“卖出”不是结束,是“下一次买入的开始”你卖了一只赚钱的股,拿到的现金可以买另一只“买点逻辑更清晰”的股,这叫“资金滚动”。如果因为“怕卖飞”而死拿着,可能会错过更好的机会。我之前卖了一只赚了15%的科技股,当时也有点怕“卖飞”,但后来用这笔钱买了一只医药股(逻辑是“业绩超预期”),结果医药股一个月涨了20%——相当于“用卖飞的潜在利润,换了更多的实际利润”。股市里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有子弹抓住机会”。卖点的本质,是“把沉淀在一只股上的资金,解放出来,投入到更有潜力的地方”。只要你卖出后,能找到更好的买点,那这次卖出就是“正确的决策”。第十一条:炒股的“长期盈利”,靠的是“一次次正确的小赚”,不是“一次完美的大赚”没人能靠“一次卖在最高点”发家,但有人能靠“十次买对、十次赚钱卖出”积累财富。就像攒钱,一天存10块,一年能存3650块;但总想“等一次存1000块”,可能一年下来一分没存。那些在股市里长期赚钱的人,不是每次都卖在最高点,而是每次买对了之后,都能“赚到一部分利润”,积少成多。他们不怕卖飞,因为知道“这次卖飞了,下次还能找到新的机会”;而总纠结“卖没卖到最高”的人,往往因为一次失误(从赚变亏),就把之前的利润全亏回去。记住:炒股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买点对了,赚钱了,不管啥时候卖,都是给这场马拉松“补水”——喝到水,才能跑更远;总想着“等最好的水站”,可能跑到半路就渴死了。最后说句大实话炒股最该戒掉的,是“追求完美的执念”。买点对了,说明你眼光不错;赚钱了,说明逻辑没毛病。这时候不管你啥时候卖,都是“对的”——因为你已经完成了“低买高卖”的核心动作。卖飞了,笑一笑就好,说明你选的股确实不错;没卖飞,也别骄傲,下次继续保持。最怕的是“因为怕卖飞而不卖,最后亏了钱,还怪自己当初没卖”——这才是最亏的。下次再纠结“该不该卖”,就问自己:“我买的时候逻辑对吗?现在赚钱了吗?”如果两个答案都是“是”,那就别犹豫,卖就对了——落袋为安的钱,比账户里跳动的数字靠谱一万倍。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