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回应与徐志胜组cp:应该不会有人嗑吧
106
2025-08-07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编辑:嘻痞笑谈
1949 年,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已摇摇欲坠,却还想靠着西南的地势做最后挣扎,结果被解放军创下了一个军事纪录,这纪录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他们的 “卷土重来” 之梦又是如何破碎的?
当时全国大部分地方已经解放,西南却还被国民党攥在手里,蒋介石把宝押在了这里,觉得山多林密能挡住解放军,他调了不少兵到云贵川,想凭地形优势拖延时间,说不定还能等来翻盘的机会,可他这点心思,早就被共产党看透了。
其实早在年初的几次会议上,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开始琢磨怎么解放西南了,后来定下的 “大迂回、大包围” 策略,既有老祖宗传下来的兵法智慧,又结合了现代打仗的新思路,到了 5 月,中央下了决心,由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带队。
不光要打仗,还得考虑战后的事,所以成立了西南局,三位首长分任书记,这考虑得够周全吧,毕竟打下来只是第一步,稳定住、治理好才是关键,一切准备就绪,部队就悄悄往川东南、湘黔那边集结。
11 月 1 日,西南战役正式开打,解放军这一行动,可不是临时起意,每一步都透着周密的盘算,他们知道国民党想靠地形,就偏要打破这个念想,从敌人想不到的地方穿插,让那些所谓的天险都没用武之地,这大概就是打仗最厉害的地方,不光靠力气更靠脑子。
蒋介石在西南布的局,表面看挺吓人的,胡宗南带主力守秦岭,宋希濂在川鄂那边把着关口,还有罗广文兵团能来回调动,何绍周在湘黔公路沿线盯着,云南还有李弥、余程万的残部,他想靠着长江三峡、秦岭巴山、云贵高原这几道天然屏障,建三道防线。
把解放军挡在外面,可这些防线,在解放军面前根本不经打,二野五兵团跑得真快,一天能走一百多里地,一下子就冲破了宋希濂的防线,后来国民党那边有人说,贵阳丢得那么快,就是没料到解放军能跑得这么快、打得这么猛。
11 月 15 日贵阳解放,紧接着刘邓大军从芷江突破湘西,拿下铜仁、遵义,川东的大门被撕开,重庆直接暴露在解放军面前,三面都被围住了,这时候国民党那边更乱了。
之前蒋介石派顾祝同搞的 “粤桂防线”,吹得挺厉害,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垮了,10 月广州也解放了,部队里人心惶惶,当官的根本没心思打仗,有的想怎么跑,有的想怎么投降,还有的忙着把家产往安全的地方挪。
胡宗南算是蒋介石的亲信了,在西南握着军权,可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逃到台湾,哪管部队的死活,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内部还有郭汝瑰这样心向共产党的人在暗中活动,这队伍从根上就烂了。
11 月下旬,川东的重要地方一个接一个被解放军拿下,重庆城里乱成一锅粥,官员们忙着跑路,工厂也停工了,老百姓都不知道该咋办,11 月 28 号夜里,蒋介石坐军机去了成都,嘴上说要视察西线防务,谁都明白这是跑了,他一走底下的人更没主心骨了。
到了 12 月,国民党军队投降的越来越多,12 月 9 号那天,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这些川康将领通电起义,云南那边也跟着响应。这一下,西南的局势彻底变了,胡宗南可不管这些,满脑子就想着怎么跑。
1950 年 3 月,解放军打到西昌城下,胡宗南把剩下的 6 万部队丢给罗列,自己又跑了,罗列带着残兵在山里躲了一个多月,最后还是被消灭了,他自己装成乞丐才逃回台湾,这场仗打了 57 天,解放军光俘虏就有 92 万多,这直接创下了在军事史上的记录。
西南这才算真正迎来了新生,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这样的胜利,可不是单靠打仗赢的,人心向背才是关键,解放军能赢,不光是战术厉害,更重要的是得了民心,他们进西南的时候,特别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不像国民党军队那样欺压百姓。
昆明快解放时,学生和工人组织起来护厂护校,跟城外的解放军里应外合,这才逼着卢汉起义,这说明老百姓心里早就盼着解放了,国民党那边就不一样了,地方军阀像刘文辉、卢汉他们,长期被蒋介石打压,心里早就不满了,局势一乱,他们肯定不会再帮国民党卖命。
解放军早就想到了这些,从 1946 年就开始在西南搞统战,跟地方势力、进步人士都有联系,所以打仗的时候,不光有军队冲锋,还有老百姓和地下组织帮忙,这仗想不赢都难,说到底,谁能给老百姓好日子过,谁就能得到支持。
1949 年的西南战役,国民党妄图凭地形负隅顽抗,却在解放军的攻势和民心向背中溃败,从战前谋划到战局推进,再到最终胜利,解放军以智慧和民心赢得了这场战役,92 万俘虏的纪录见证了国民党的彻底失败,也让西南迎来新生,印证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道理。#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