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胤祉,弘时还有弘昼去抄胤禩家?有何深意?

163 2025-07-27 16:38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的至亲弟弟,即担任常务副皇帝的怡亲王胤祥不幸离世。雍正将胤祥病故的原因,归咎于他的八弟廉亲王胤禩、九弟胤禟以及十弟胤誐。

老八、老九与老十联手,联合数位旗主王爷和隆科多等人发起了“八王议政”的逼宫行动,雍正帝因此被迫。老十三胤祥身患重病,仍强撑着前往丰台大营掌握军权。结果,胤祥在“八王议政”事件之后病情恶化,不久后便与世长辞。

雍正帝愤怒与悲痛交织,于是,他不仅为胤禩、胤禟两位兄弟赐予了“阿其那”与“塞思黑”这两个恶名,而且颁布圣旨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并下令抄没家产,实施禁锢。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雍正帝派遣了自己的三哥诚亲王胤祉,以及两个儿子弘时和弘昼,他们被派往抄没胤禩、胤禟和胤誐这三个弟弟的住所。

雍正为何如此高调地派遣他的三弟以及两个儿子一同前往抄家?这一举动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实际上,雍正此举的目的,除了试探,别无其他。

在“八王议政”事件中,胤祉并未现身朝堂,亦未盲目介入其中。然而,雍正对其仍存疑虑,曾评价胤祉为擅长谎言之人。究其原因,允祉系隐藏派成员,且身为清流文人的实际领导者,雍正之所以派遣胤祉,实为测试其立场。

雍正帝的两位皇子弘时与弘昼均亲身参与了“八王议政”的纷争,雍正帝心生疑虑,疑虑他们之中或许有人与允禩等人有所勾结,且在胤祥临终之际,其遗言亦对雍正帝产生了影响。“咱们这一辈争嫡引起的教训不能够忘啊”因此,雍正皇帝决定派遣他们二人前往执行抄家任务,以便观察在两个儿子当中,究竟是谁陷入了这场风波。

最终,胤祉通过这次抄家试验,用实际行动宣示了他对争夺皇位已无任何兴趣、能力和意愿;大智若愚的弘昼通过一场“活出丧”的表演,清楚地表达了他并无争夺皇位之心,只想成为一个逍遥自在的糊涂王爷;唯独被争夺皇位之念蒙蔽了心智的弘时,彻底将他的野心暴露无遗,最终以悲剧收场。

《雍正王朝》的前半部分主要描绘了“九子夺嫡”的激烈斗争,其中所展现的权谋策略和职场生存智慧堪称精彩绝伦,邬思道凭借其近乎妖异的智谋和权术,助力胤禛成功登上帝位。

后半部分主要阐述了雍正皇帝在推行革新吏治、整治积弊、实施新法过程中所遭遇的艰辛,以及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尤其是以老八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曾试图通过“八王议政”的手段来架空雍正的权力。幸亏张廷玉和胤祥及时化解了这场危机。而在“八王议政”事件的后半部分,更是雍正与几位政敌弟弟之间的一场终极较量。

雍正皇帝在亲手赐予儿子弘时生命之际,曾言:“帝王之位,无家可归。”自雍正至弘时,历代帝王无不陷入为争夺帝位而与兄弟争斗的漩涡。鉴于此,雍正为杜绝子孙间的权力纷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处决弘时这一极端手段。

雍正时期的胤禩与弘时父子,均对皇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然而,真当上皇帝是否如他们所想的那般美好?雍正每日仅能安睡寥寥数小时,既要为国家的重大事务忧虑,又要防范他们的阴谋诡计。康熙虽然留下了一个看似繁荣的盛世,但实际上国库已是空虚,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雍正面临这副糟糕的局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才逐渐迎来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来探讨这个问题。

胤祉擅长隐匿,且习惯于袖手旁观,雍正派遣他前去抄家,实则意图探查他是否仍存有异心。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胤祉常以文人的身份自居,表面上看似乎和善无害,但实际上他常常施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计谋。在“九子夺嫡”的风波中,他与雍正同样属于隐秘派系,只是他的耐心不及雍正。胤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有两件。

热河行宫发生兵变之际,太子胤礽首先被康熙帝当场揭露了不端行为,随后,胤礽的门客凌普手持“太子手令”擅自率领军队闯入行宫。康熙帝在极度愤怒中下令拘捕胤礽。此时,大阿哥胤禔目睹胤礽陷入困境,不仅幸灾乐祸,还趁机落井下石,甚至当着康熙帝的面提议处决胤礽,此举招致康熙帝的极度厌恶,最终康熙帝斥责胤禔道:“像你这样的笨蛋也想成为太子。”

三阿哥胤祉,这位历来行事低调的皇子,眼见着长兄和次兄的命运堪忧,心中暗自窃喜,认为自己终于迎来了时机。在众多兄弟中,他素以才学出众而著称,如今长兄和次兄均已失势,他在剩余的兄弟中年纪最长。自古以来,立储君的原则不外乎“立嫡、立长、立贤”。此时,除了已被确定的胤礽身为嫡子外,再无其他皇子具备嫡子的身份。胤祉一人独占“立长”和“立贤”两项条件,此时若不出手,更待何时?

胤祉在康熙帝及众兄弟面前,毫不避讳地公开指责了大阿哥胤禔对太子胤礽施以巫术的行为,其言辞锋利如刀,直指要害,使得大阿哥胤禔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但胤祉的行为和心思也引起了康熙的猜忌,康熙直接给了他一句“你既然早知道,为何不早说,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的评语,胤祉一击不中,退而求其次,继续著书立作,等待机会。

康熙帝驾崩之夜,胤祉的举动尤为引人注目。康熙在临终之际,当着众位皇子的面,公开宣布将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然而,康熙驾鹤西去后,八阿哥胤禩等人却公然颠倒黑白,试图混淆视听,声称皇位应传给十四阿哥胤禵。随后,八阿哥一派与支持四阿哥的几位皇子展开激烈争斗。而在这场纷争中,年长的三阿哥胤祉却选择袖手旁观,并未开口劝阻任何一方。

直到张廷玉说有遗诏之后,三阿哥胤祉才说:“有遗诏自然按遗诏做准!”他明明听到了传位给四阿哥胤禛的消息,然而此刻又听闻有遗诏,他仍旧对传位给胤禛之事抱有怀疑,毕竟,遗诏或许也有可能是传位给他也未可知。

十三阿哥胤祥率军入驻畅春园,随后隆科多呈上遗诏。待隆科多宣读完遗诏,胤祉立刻率先跪拜,向胤禛表示臣服,其转变之迅速令人称奇。因此,胤祉得到了在御前无需跪拜的特权,这对自诩为文人的他而言,无疑是极高的荣誉。事实上,这也体现了雍正对胤祉的深刻了解,一击即中其要害。

雍正并未对胤祉心生信任,及至他打击清流之际,雍正对胤祉的打压可谓是使其一蹶不振。表面上的清流领袖是李绂,然而实际上的掌舵者却是胤祉。雍正借由田文镜的事件,对清流进行了猛烈的打击,甚至将李绂押解至刑场,准备予以极刑。这一举动迫使三阿哥胤祉不得不屈膝下跪,并放弃了在御前免跪的特权,雍正此举可以说是将胤祉彻底击败。胤祉在经历此事之后,仿佛瞬间老去数岁。

在“八王议政”事件发生之际,胤祉选择远离朝堂,未曾露面,这或许是因为他担心招致是非,亦或是他旧有的袖手旁观心态再次作祟。鉴于此,雍正特意派遣胤祉去抄没老八、老九和老十的宅邸,一方面旨在测试他的立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对他进行威慑。胤祉洞察到了雍正的意图,尽管他接受了这一任务,但他并未盲目介入,而是静观弘时独自表演。

弘昼装疯卖傻洗脱了嫌疑,弘时则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在“八王议政”事件爆发之前,胤禩八阿哥巧妙地利用了弘时的篡位野心,促使他在雍正帝面前提议改革旗务。这实际上是为胤禩策划“八王议政”埋下的伏笔。胤禩费尽心机,向弘时详细阐述了整顿旗务的诸多益处,弘时便在雍正帝面前进行了阐述。雍正帝看到儿子如此有出息,便欣然同意了这一提议。此外,雍正帝还特地派遣了弘昼协助弘时。

弘昼才智出众却深藏不露,他从头到尾都未曾有过争夺皇位的念头,亦无意于处理政务,只愿做一个悠闲而富有的王爷。这次雍正皇帝派他出差,他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接受,未曾想,仅仅这一次出差,竟然还被哥哥弘时戏弄了一番。

雍正原本打算让关外的旗主王爷协助训练士兵,然而弘时却通过弘昼,使得几位旗主王爷带来的参将共同掌握了丰台大营与西山锐健营的军权。事情过后,弘昼反复思量,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于是他在上朝途中将这一异常情况告知了十三叔胤祥,这也算是对自己无意中犯下的错误进行了一定的弥补。

八阿哥胤禩等人在朝堂之上显露真面目,挑战雍正的权威,此时弘昼方才意识到自己被卷入了这场风波。尽管他无法辩解,雍正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这一耳光让弘昼瞬间清醒,若他先前尚存一丝觊觎皇位之心,此刻也被彻底击碎。在帝王之家,私情毫无立足之地。此后,弘昼接连做出荒唐之事,正是为了证明自己绝无争夺皇位之意。

幸亏弘昼采取了有效的补救措施,因此最终胤祥成功掌握了丰台大营的指挥权,并且率领军队控制了包括老八、老九、老十以及隆科多在内的多位重要人物,成功避免了宫廷政变的爆发。

弘时内心另有所图,他自身便怀有与弘历一较高下的念头,胤禩更是竭力怂恿,弘时心中痒痒不已,因此,他因争夺储君之位而头脑发热,竟至做出对父亲雍正施以魇咒、对弟弟弘历行刺的荒唐行径。

弘时的所作所为比前辈中的任何一位叔叔都更为出格,然而他的能力却不足以支撑这些行为,甚至在被他人操纵的情况下也浑然不觉。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就是那种既不擅长也不愿脚踏实地的人。

弘时与弘昼均涉足并亲身见证了“八王议政”的纷争,正因如此,雍正帝决定派遣他们共同前往执行抄家任务,其真正意图在于探究哪位儿子已深陷其中。

雍正发布命令之后,弘时立刻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仿佛成为了领头的角色。胤祉则显得格外恭顺,遵照旨意行事。因此,弘时带着他的三叔胤祉一同前往,却意外发现弘昼的府邸正在进行丧礼,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在为弘昼举办丧事。

弘时强行进入后才意识到是弘昼在胡闹,他并未察觉到弘昼此举的真正目的,于是他催促弘昼一同去处理公务。然而,自从弘昼被他欺骗过一次之后,便再也不敢与他一同处理公务,因此,弘昼以……“七天之内不能出门,否则会有血光之灾”为由拒绝了弘时,并说自己会上折子向雍正说明情况。

弘时欲再催促,却被三叔胤祉拦下,胤祉的智谋远胜弘时,他早已洞察了弘昼的意图。于是,胤祉对弘时建议,只需他们二人前往即可,然而胤祉虽是老谋深算,却并未踏入大门一步,任由弘时自行行事,他不愿卷入任何麻烦之中。结果,弘时违背了雍正的旨意,擅自将三位叔叔的家人秘密流放到偏僻的边疆。

弘昼在弘时离去后迅速入宫,向雍正坦诚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消除了身上的疑虑。雍正对他的评价是:“你小小年纪就知道明哲保身,这一点比你阿玛强。”

弘时陷入困境愈发严重,不仅暗中派遣刺客企图杀害隆科多,更派人中途截杀弟弟弘历,从而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雍正为了为弘历清除障碍,忍痛赐死了弘时。

写在最后

正所谓:“帝王之家,最无情!”雍正帝派遣他的三哥胤祉以及两个儿子弘时与弘昼,分别前往抄查胤禩、胤禟、胤誐三弟的住所,其目的在于进行试探。

胤祉与弘昼凭借各自的作为消除了雍正的疑虑,最终安然无恙地退出了权力斗争,反观弘时却一步步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最终做出了更为极端的行为,最终落得个被赐死的结局,同时也让雍正背负上了杀害亲子的恶名。

下一篇:春之唤护肤体验分享|国货品牌实感记录
上一篇:紧张刺激的年度好书《重生后我被摄政王逼着养崽》,追到不愿放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