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胜韩国原因揭晓,并非战术问题

104 2025-07-29 20:39

中国女篮在亚洲杯上大胜韩国队,但这场胜利背后的问题远比比分更值得关注。

半决赛输给日本队后,球队暴露出的用人问题和战术短板引发热议。

王思雨在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表现抢眼,但此前对阵日本的关键战役却未能获得足够上场时间,这种用人安排让人难以理解。

场上数据显示,王思雨的篮板球拼抢效率远超其他身高更高的队友。

她那种奋不顾身的拼抢态度,与某些等着球掉到手里的队员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积极性正是中国女篮最需要的比赛态度,却在最重要的比赛中被教练组忽视。

后卫线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

李缘和杨舒矛的表现证明她们还不足以挑起大梁。

等到王思雨、杨立维这批老将退役,中国女篮的后卫线将面临严峻考验。

培养年轻后卫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未来比赛很可能会在这个位置吃大亏。

张子宇的使用也存在明显问题。

过分依赖她的身高优势让进攻变得单一,对手很容易就能预判并采取包夹防守。

防守端她的移动速度偏慢,需要队友不断补防,这消耗了太多体力,导致外线投篮命中率下降。

这种战术安排在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付出了惨痛代价。

日本队用精准的三分球给中国女篮上了一课。

他们充分发挥小快灵的特点,用外线投射破解了中国队的内线优势。

反观中国队的进攻则显得过于机械,缺乏变化。

如果当时能像对阵韩国队那样放开手脚,结果或许会不一样。

从女篮到女排,再到男排、女足,中国大球项目整体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这反映出我们在青训体系、教练培养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短板。

女篮相对较好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他国家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更多国家加大投入,我们的优势正在被蚕食。

宫教练的执教能力受到质疑。

从赛前的高调到赛后的甩锅,这种执教风格难以服众。

体育局需要认真考虑教练团队的建设问题,是时候让更有能力的年轻教练来带领球队了。

王思雨在场上那种敢打敢拼的精神,正是目前这支女篮最需要的。

她的表现证明,态度有时候比天赋更重要。

其他队员需要学习这种每球必争的拼搏精神。

这场大胜韩国队的比赛,更像是憋着一口气的释放。

但光靠情绪打球走不远,中国女篮需要从这次失利中吸取教训。

改进战术打法、完善人员轮换、培养年轻球员,这些工作一样都不能少。

竞技体育没有如果,输给日本队的比赛已成定局。

重要的是从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中国女篮有不错的底子,但要想在国际赛场走得更远,还需要在多个环节继续提升。

期待她们能尽快调整,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证明自己。

下一篇:中邮证券:首次覆盖江海股份给予买入评级
上一篇:39岁保罗回快船,做哈登替补,快船这波够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