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团体赛乙组上海队保持不败 女子乙组贵州全胜
61
2025-07-31
美国对华贸易关税这事儿,从2018年打响到现在,已经闹腾了好几年,本来是想压一压中国出口,结果没想到自家后院先着火了,尤其是农业那块儿,大豆产业直接成了重灾区。特朗普上台后推的那些关税,本意是平衡贸易逆差,可到头来,美国农民种的大豆卖不出去,堆在仓库里发霉,价格还一路往下掉。
中国那边呢,早就不死盯着美国货了,转头从巴西、阿根廷这些地方进货,渠道越铺越宽。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市场占了40%的份额,到2024年只剩18%了,巴西直接抢走一半多。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买的大豆量就占了总进口的86.6%,美国那边只有可怜的158万吨。这么一搞,美国中西部那些农场主日子苦哈哈的,很多人得低价甩卖,或者干脆存着等机会,搞不好就破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来想让中国让步,结果美国农业出口量锐减,农民怨声载道,这不就是回旋镖砸自己脚上了吗。
说起大豆这事儿,得从贸易战源头捋一捋。2018年特朗普政府开始加征关税,中国反击时就把美国大豆列为目标,因为这是美国农业出口的大头,每年卖给中国值上百亿美元。那时候,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从3000万吨掉到1700万吨以下,芝加哥期货价格每蒲式耳跌破10美元。巴西农民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扩大种植,从2018年的3600万公顷增到2020年的3800万公顷,产量蹭蹭上涨。
2023年巴西大豆产量达到1.5亿吨,中国进口里占了80%。美国这边呢,农场破产案从2018年的500起左右,跳到2020年的700多起。2020年中美签了第一阶段协议,中国答应多买点美国农产品,美国也降了些关税,但执行起来磕磕绊绊。拜登上台后基本延续了这些关税,美国大豆出口有点回暖,但市场份额还是从25%往下走。2022年俄乌冲突一闹,肥料价格涨了30%,美国农民成本高企,不少人改种玉米,大豆面积缩了5%。到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回升到2213万吨,但在中国总进口1.05亿吨里,只占21%,巴西独占7465万吨。
2025年贸易形势更紧张了,关税协议到期在即,双方在斯德哥尔摩谈了延期,但特朗普拖着不签。农业州那边压力山大,这些地方是共和党票仓,农民们种的大豆卖不动,收入直线下降。6月中国从巴西进口1062万吨大豆,美国只有158万吨。7月中国大豆进口创纪录1167万吨,还是巴西供应的主力。
8月初,美国新季大豆还没卖出一船给中国,农民们急眼了。巴西那边预计2025-2026年作物产量1.76亿吨,增长2%,地位稳如老狗。中国采购渠道多元化,还从阿根廷和俄罗斯加码,上半年进口已经饱和,下半年需求会降。特朗普团队一看数据,支持率在农业州掉到40%以下,这可是第二任期低点了。中期选举快来了,不安抚这些选民,执政就悬了。
8月10日晚,特朗普忍不住了,在他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说中国担心大豆短缺,美国农民产的最好大豆,希望中国快速把进口订单量翻四倍,还说这能大幅减小中国对美贸易逆差,保证快速供货。这帖一出,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立马蹿升,创两周新高。交易员们一看这消息,赶紧下单,市场热闹起来。但分析师们很快就泼冷水,说这事儿基本没戏。
中国2024年大豆进口1.05亿吨,美国只占22.13百万吨,要翻四倍就得中国把大部分订单转给美国,可贸易形势这么僵,谁信啊。而且中国上半年从巴西和阿根廷买的已经够多,下半年需求下滑,转向美国不现实。特朗普这招,看似是为缩小逆差,其实是想救美国农业,尤其是大豆危机。近年来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锐减,农民种越多亏越多,农场破产风险高企,这都得怪关税政策没算好账。
特朗普的帖子时机选得巧,就在关税协议到期前一天。之前双方在斯德哥尔摩谈好延期共识,但特朗普迟迟不签,直到最后关头。11日,他签了行政令,把休战延长90天,到11月10日,避免税率一下飙到145%。中国那边保持10%的关税,还说会处理非关税壁垒。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2日放话,中美两三个月内重启经贸谈判,大豆协议可能纳入更广的议题。
但形势复杂,美国大豆库存堆积,农场拍卖增多,经济压力传到中西部城镇,商店关门不少。特朗普支持率跌到40%,创第二任期纪录,农业州如艾奥瓦和威斯康星选民不满情绪高涨,这些地方是共和党关键地盘。2026中期选举前,他得想办法稳住,但贸易摩擦没完没了,美国大豆出口低迷继续。
这事儿暴露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尴尬,本想用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美国农业先扛不住。中国减少对美依赖,进口多元化,从巴西买的越来越多,价格还更稳。美国农民呢,面对仓库满满的大豆,只能干瞪眼。特朗普提的要求,听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难如登天。
中国大豆需求稳定,但来源已经变了,不会轻易转回去。就算中美谈判,大豆这块儿也难有大突破,因为巴西供应充足,中国没必要冒险。特朗普的政治算盘,打得响不响,还得看选民买不买账。农业州农民要是继续亏本,共和党票仓就晃了。
关税回旋镖效应越来越明显。美国加征关税,本是想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农业出口下滑,农民收入减少,破产案增加。特朗普给中方提要求,表面是为贸易平衡,其实是为自家农业解围。但中国采购策略已定,不会轻易改。未来几个月,中美谈判会继续,但大豆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特朗普第二任期,贸易政策还得调整,不然农业困境加深,政治风险就大了。农民们盼着出口恢复,但现实是巴西抢了风头,美国份额难回巅峰。这场贸易拉锯战,伤的还是美国普通人。
这事件反映贸易战的复杂性。特朗普坐不住,给中方提要求,但根子在自家政策。未来发展,取决于谈判结果。但从目前看,美国农业困境还会持续,中国采购不会大变。特朗普政治前途,系在这些事儿上。选民们看行动,不是话。农业州农民,要的是实惠,不是承诺。这场戏,还得演下去。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